標題: | 2023年高青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
索引號: | 11370322004222022C/2024-5439593 | 文號: | |
發文日期: | 2024-04-23 | 發布機構: | 高青縣統計局 |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之年。一年來,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及省市委工作要求,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戰略為主線,統籌推進“五區建設”,深入做好“三篇文章”,在應對挑戰中迎難而上、在抵御風險中砥礪前行,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綜合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根據縣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225.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5.4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9.2億元,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0.9億元,同比增長5.8%。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0.3:39.7:40.0調整為20.2:39.5:40.3。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283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75人,均超額完成市定目標任務。成立穩就業工作指揮部,開展“高校人才直通車”38場次,“直播帶崗”幫助400余家企業招聘2500余人,開發并上崗城鄉公益崗2465人。
雙招雙引成效顯著。堅持招大引強與延鏈補鏈相結合,突出以商招商,開展“頭部企業”上門招商,省外到位資金55.6億元,完成率117.1%。新引進過億元項目43個。
市場主體穩步增加。年末實有各類市場主體(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3.67萬戶,比上年增長3.7%。其中,實有各類企業0.98萬戶,同比增長8.8%;實有個體工商戶2.54萬戶,同比增長2.6%;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0.15萬戶,同比下降8.4%。
二、動能轉換與創新
新舊動能提速轉換。我縣入選山東省近零碳城市和全市唯一山東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區縣。新增省級綠色工廠3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經開區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工業園區。全年實施省級重點項目8個,市重大項目44個;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規上工業中“四強”產業增加值增速達25.0%,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9.9%,占比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7.1%,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四新”經濟實現增加值55.1億元,同比增長3.8%。
創新活力顯著增強。全縣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2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72家。完成技術合同登記197項,技術合同成交額15.1億元。全縣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瞪羚、單項冠軍等創新成長型企業27家。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入選2023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5.8%,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11.3%,占比同比提高6.6個百分點。
人才建設不斷加強。開展高層次人才調研摸底和人選對接36次,建立30余人的高層次人才重點培養庫。獲評國家重點人才工程1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人、淄博英才計劃—鄉村之星10人,省重點扶持區域急需緊缺人才項目1人,第十屆齊魯鄉村之星5人。
三、農林牧漁業
農業供給保持穩定。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86.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2%;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8.2億元,同比增長4.9%。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總產量穩中有增。糧食總播種面積122.7萬畝,同比增長0.14%;糧食總產量58.6萬噸,同比增長1.4%,其中夏糧產量26.9萬噸,同比增長0.9%,實現“五連增”。
畜牧業穩定向好。全年畜牧業實現現價產值2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牛奶產量達到12.6萬噸,同比增長1.9%;肉牛出欄達到8.9萬頭。
特色農業提質升級。高青黑牛、高青菠菜入選2023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高青黑牛成功創建“好品山東”區域公共品牌。我縣成為全市第一家納入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區縣。完成4.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田建設。唐坊鎮榮獲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強鎮2家、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1處。
2023年主要農牧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2023年 比上年增長(%)
糧食作物 萬噸 58.6 1.4
夏糧 萬噸 27.1 0.9
秋糧 萬噸 31.5 1.8
棉花 萬噸 0.05 -15.0
蔬菜 萬噸 46.2 3.9
瓜類 萬噸 9.6 7.0
水果 萬噸 2.5 4.4
禽蛋 萬噸 2.0 3.8
奶類 萬噸 12.6 1.9
四、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高位運行。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5%。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69.3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采礦業產值同比增長25.9%,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7.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值同比下降4.3%。24個在統大類行業中11個行業產值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為45.8%。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6.6%,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
工業效益明顯改善。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70.4億元,增長8.2%;實現利潤11.9億元,增長42.2%。全縣有11個大類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或扭虧為盈),占45.8%,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利潤6.1億元,增長55.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利潤2.2億元,增長21.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表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2023年 |
比上年增長(%) |
棉紗 |
噸 |
17872 |
-10.5 |
白酒 |
千升 |
15318 |
5.1 |
塑料制品 |
噸 |
27891 |
-17.1 |
服裝 |
萬件 |
142 |
-6.9 |
化學藥品 |
噸 |
606 |
-38.2 |
印染布 |
萬米 |
6386 |
4.4 |
鮮、冷藏肉 |
噸 |
46451 |
2.8 |
布 |
萬米 |
1375 |
-6.2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588275 |
-19.8 |
飼料 |
噸 |
65228 |
30.9 |
機制紙及紙板 |
噸 |
14332 |
-36.7 |
化學試劑 |
噸 |
25647 |
136.3 |
建筑業穩步發展。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38家,其中,一級資質建筑企業4家。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總產值4.0億元,占全部建筑業總產值的3.9%;非國有企業實現總產值96.5億元,占全部建筑業總產值的96.1%。
五、服務業
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90.9億元,同比增長5.8%,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40.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9.6%。現代服務業發展平穩,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0.3億元,同比增長5.4%;全年規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下降5.8%;實現營業利潤0.4億元,同比增長64.4%。
年末,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840.6公里,其中,國道46.5公里,省道116.9公里,縣、鄉、村級公路1588公里,專用公路89.1公里。據交通部門統計,全年公路客運量462萬人,同比增長2.7%;客運周轉量65142萬人公里,同比增長2.7%。公路貨運量2768萬噸,同比增長25.5%;貨運周轉量378741萬噸公里,同比增長27.3%。
年末,全縣郵路總長度(單程)131公里,完成郵政業務總量5239萬元,同比增長4.3%;全縣電信業務總量1.87億元,同比增長8.1%;全縣移動電話用戶32.2萬戶,其中3G以上用戶20.05萬戶;全縣互聯網寬帶接入戶數11.9萬戶,固定電話用戶數2.5萬戶。
全縣擁有國家A級旅游區(點)9處。其中,AAAA級旅游區(點)2處,AAA級旅游區(點)6處,AA級旅游區(點)1處。全年共接待游客總人數40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7.21億元。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4.3%。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43.4%,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2%,第三產業投資同比下降25.6%。重點領域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2%,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7.5%,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2.7%,制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8.3%。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0.3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住宅投資9.6億元,同比增長6.5%。房屋施工面積13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01.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商品房銷售面積12.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0.8萬平方米,增長9.2%。
七、內外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1億元,同比增長14.7%。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1.2%、15.0%、14.6%。分行業看,限上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業四大行業銷售額(營業額)全部實現增長。其中,限上批發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7%;限上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0.6%;限上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9%;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3.8%。
按人民幣計,2023年全縣實現進出口總值34.5億元,同比下降21.4%。其中,出口總值25.7億元,同比下降28.6%;進口總值8.8億元,同比增長10.8%。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12萬美元,比上年下降85.9%。
八、財稅、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億元,同比增長8.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為9.0%。其中入庫稅收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占比為67.2%。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4億元。
全年完成稅收收入(國內稅收收入)26.4億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第一產業稅收0.03億元,增長40.2%;第二產業稅收14.0億元,增長34.8%;第三產業稅收12.4億元,下降26.5%。
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87.5億元,較年初增加19.3億元,同比增長7.2%。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51.8億元,較年初增加35.5億元,同比增長16.4%。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比87.6%。
九、教育、文化、衛生、體育
年末,全縣擁有幼兒園55所,在園人數6859人。義務教育階段小學28所,招生4036人,畢業2749人;普通初中8所,招生2755人,畢業2906人;普通高中3所,招生2278人,畢業3079人。高考連續6年重點本科上線超500人,2023年全縣一本上線人數516人,實現11連增。
全縣擁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9個,圖書館1個,總藏書量46萬冊。天鵝湖羅曼園入選省文化體驗廊道重點項目。開展品牌文農旅活動40余場次,2023淄味·高青黃河大集列入省提振文旅消費典型案例。現有調頻發射臺和轉播臺1座,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3座。年末廣播人口、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到100%。
年末全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450個,其中,醫院1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37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2個。各類衛生機構實有病床位1605張,衛生技術人員合計2241人,其中醫生907人,注冊護士818人。
全縣擁有競技學校1所,在校學生數240人。我縣運動員參加全國比賽獲得單項金牌2枚,參加全省比賽獲得獎牌3枚,其中單項金牌1枚,單項銀牌1枚,單項銅牌1枚。高質量舉辦2023年美麗中國·全國門球大賽總決賽、2023山東沿黃市縣馬拉松邀請賽等品牌賽事。
十、民生保障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0.8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83萬人,占比44.86%。全縣戶籍人口總戶數11.82萬戶,總人口36.27萬人,其中,男性18.22萬人,女性18.05萬人。總人口中,城鎮人口9.26萬人,占比25.5%;鄉村人口27.01萬人,占比74.5%。
全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79元,同比增長5.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90元,同比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15元,同比增長7.7%。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675元,同比增長6.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829元,同比增長5.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10元,同比增長10.5%。
全年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完成投資0.26億元。建成區面積達19.88平方公里。年內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分別新增0.96公里和1.42公里。居民使用天然氣總戶數達8.31萬戶,集中供熱面積507.19萬平方米。完成21個老舊小區改造。雨污分流工程通過省市驗收。實施10個全域公園城市建設項目,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復審省級驗收。
年末全縣享受實物配租家庭382戶,配租率達95%。2023年新增享受住房租賃補貼8戶,累計享受住房租賃補貼戶數102戶,全年共發放補貼23.86萬元。
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5.5萬人、0.8萬人、4.1萬人、6.6萬人,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0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2.5萬人。城鎮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924元,農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801元。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年末全縣土地面積83075公頃。其中,農用地67017公頃,建設用地14294公頃,未利用土地1763公頃。農業用地中,耕地面積48834公頃。建設用地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0549公頃,交通運輸及水利設施用地3746公頃。
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8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1.11億立方米,中型水庫設計庫容0.30億立方米。全社會用水量2.03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12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14億立方米,農業用水1.69億立方米,生態用水0.08億立方米。
強化 VOCs 治理和臭氧污染管控,完成35家企業治理設施、治理工藝提升改造,全年空氣質量良好天數224天。
全年平均氣溫14.8℃,比上年高0.8℃。平均降水量416.3毫米,減少425.9毫米。現有1個國家氣象觀測站,8個區域氣象觀測站。全年發布各類預警信號104次,重要天氣預報16份。人工增雨作業累計影響面積345平方公里。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起,死亡4人,分別比上年下降44.44%和42.86%。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1.8%。
注:1.本公報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或初步核算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全縣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2023年對2022年生產總值進行修訂,修訂后我縣生產總值為216.9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20.3:39.7:40.0。
4.2023年電信業相關數據來源于高青縣信息通信發展辦事處。
5.土地面積數據為2022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